引言:何為跨境電商?
★海淘?
★代購?
★跨境電商?
★我們今天談論的“跨境電商”是指以電商方式進行的國際貿易(對一國而言,包括以電商方式進行的出口和出口)
一、國貿新模式:跨境電商
1.大勢所趨
1.1全球貿易呈現自由化和便利化新格局
★根據申万宏源S宏觀研究成果顯示: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大勢所趨,貿易壁壘繼續下降
★截至2012年,全球貿易的平均關稅已降至約2%,新興市場也降至10%以下,約75%的國際貿易自由進行;WTO記錄的貿易政策中,51%是促進貿易的,而且新增的貿易限制措施呈減少趨勢
1.2自貿區是新一輪開放的試驗田和起點
★申万宏源S宏觀:上海自貿區不是針對單一城市的“政策紅利”,而是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
★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
•與新時期外貿突圍目標相吻合,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
•與深化改革開放相呼應,成為部分制度改革的試點區與展示櫥窗
1.3上海自貿區設立拉開跨境電商發展的序幕
1.4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進入平緩期
★尋求新方式/形式(電商)的國際貿易勢在必行
★受世界經濟復甦緩慢,中國新勞動法實施以來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,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進入平衡期
1.5跨境電商交易金額近四年增速維持在30%左右
★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為3.1萬億元,其中出口2.7萬億元、進口0.4萬億元
★艾瑞預計2014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為40000億元
1.6財政收入增長乏力
中央和地方本級財政收入增長均乏力:從此前20%左右增長降至10%左右
1.7第三方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規模超千億
★中國電商研究中心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規模超1000億元
★空姐代購被判刑
1.8互聯網對一切商業模式的改造
更市場化
•客戶選擇更多,選擇成本下降(時間成本&經濟成本)
•更為陡峭的供需曲線⇒更充分競爭的市場
•信息不對稱:供應商、客戶、政府、競爭對手、代理商
更個性化:B2C⇒C2B
•規模化地滿足個性需求:不受空間限制,收集低密度需求,關鍵是低成本
•C2B互動(預售、定制模式):精確地、跨越時間收集用戶需求,可以控制庫存
•長尾需求釋放vs.長尾供應
1.9中國消費升級和製造業產品輸出
★中國人均年收入突破拐點,更講究消費品質(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)
★中國高性價比製造輸出全球
★馬雲:“全球採購,全球銷售”→全球消費
2.政策支持
2.1(跨境)電商政策醞釀已久
2004年以來跨境電商發展政策經曆三個階段,支持力度不斷加大
2.2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逐步推廣
★2012年12月,海關總署在鄭州召開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工作啟動部署會,上海、重慶等5個試點城市成為承建單位
★2013年10月,跨境電商城市試點在全國有條件地方全面鋪開
★截至目前,海關總署明確可以做跨境電商進口試點的城市有7個
2.3海關總署一直在行動
★2014年1月14日,海關總署發布第12號公告:新增“電商9610”編碼,清單核放、匯總申報
★2014年7月23日,海關總署發布第56號公告:強調進出境“貨物清單”制度及監管、申報製度
★2014年7月30日,海關總署發布第57號公告:增列“保稅電商1210”編碼,保稅模式獲認可
2.4國務院首次提出“互聯網+”
★2015年3月5日,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
★2015年3月25日,制定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推動移動互聯網、雲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。。。(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財政部、商務部、公安部、人民銀行、銀監會、證監會、保監會、網信辦等負責)
2.5中國(杭州)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
2015年3月12日,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(杭州)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
2.6電子商務不僅僅是“虛擬經濟”
2015年4月1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措施,李克強強調電子商務不僅僅是“虛擬經濟”
2.7商務部2015電商工作要點印發
2015年4月3日,國務院商務部辦公廳印發《2015年電子商務工作要點》
2.8其間還有更多相關政策出台
★2015年1月29日,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跨境電商單筆交易金額上限自1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
★2015年3月10日,隨著中韓自貿區談判完成威海成為對韓“跨境電商出口黃金通道”
★2015年3月23日,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出台《關於深化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改革,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意見》支持跨境電商發展
3、業務實操
3.1跨境電商通關模式分三種
★現行跨境電商成交商品,主要通過貨物、快件和郵件等三種不同方式通關
★快件方式通關5%比例為按個人自用物品向海關申報(即抽檢比例)
★郵件方式報關為個人自用物品,實行建議申報(關)制度
3 .2跨境電商進口試點業務模式主要有2種
若跨境電商試點品類和城市進一步放寬,保稅進口模式更能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
3.3跨境電商業務流程繁雜
★跨境電商(含進口和出口)業務流程:商品(內容)、通道(渠道)、消費者(用戶)
★業務流程繁雜,經驗、能力要求高
3.4跨境電商應“時&勢”而生
跨境電商產業鍊主要有三類玩家:生產商/製造商、跨境電商企業(含配套服務企業)、消費者/批發商/零售商(用戶)
3.5公共服務平台對接實現三單匹配
“三單匹配”:支付信息、物流信息和訂單信息交叉驗證、匹配
3.6跨境電商監管中心
跨境電商(含進口、出口)在保稅監管區、海關監管區進行操作
3.7跨境電商三種模式詳細操作流程
★以重慶為例,一般出口、一般進口和保稅進口詳細操作流程,含6-7個不同環節,主要在於企業備案、商品備案等
★跨境電商出口關鍵在於退稅等、進口主要在於稅款繳納
二、投資策略:“爆款”標的
(一)跨境電商“爆款”標的
1跨境電商交易暫以出口和2B為主
★2013年進出口總額25.8萬億元,跨境電商佔比11.9%
★跨境電商以出口為主,2013年出口交易額為2.7萬億,佔比88.2%
★跨境電商按2B和2C分類,2013年跨境電商2B交易額2.9萬億,佔比93.9%
2跨境電商進口2C市場成長性最高
★三中跨境電商交易額統計:艾瑞研究、中國電商研究中心和海關總署
★中國電商研究中心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規模超1000億元
★預計2017年跨境電商進口2C交易額約1500億元,較2014年增長2.6倍
3跨境電商應“時&勢”而生
★國際貿易趨勢:客戶(批發商/零售商/消費者)、訂單、自由化(試點城市)
4預計到2017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到8萬億元
★2013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為3.1萬億元,其中出口2.7萬億元、進口0.4萬億元
★跨境電商進口比例將自2013年的11.8%增至2017年的16.2
5跨境電商的“痛點”將成為商機
★跨境電商發展初期的“痛點”:支付、物流、報關、商檢、售後
6靜態測算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市場6200億元
★跨境電商產業鏈:電商平台、第三方輕資產配套服務商(供應鏈服務)、重資產物流公司
★我們最看好第三方輕資產配套服務商,創造性將其稱之為“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業”→WHY?需求剛性、用戶體驗、規模經濟
★行業催化劑:①電商立法、②試點城市擴圍、③試點品類擴展、④新平台
(二)曲線之美
1現實中的5年10倍標的
★網宿科技——2009年至2015年,按最低、最高股價計算累計上漲15倍
2財務數據是股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力
★曲線之美:2011年是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爆發式增長的拐點
★營業收入:自2009年的不足3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9億元
★淨利潤:自2009年的不足4000萬元增長至2014年的近5億元
★收入增長提速的拐點:2011Q1
★2011年Q1公司營業收入增長開始提速:2011Q1同比增長43%,之後均保持在50%左右
★2011Q2淨利潤增長開始提速:2011H1同比增長32%,之後平均增速為109%
3內容高速增長vs.用戶體驗要求提升
★中國網頁數量2010年達600億個,2009/2010分別增長109%和79%YOY
★全球移動數據總流量在2010-2012實現巨幅增長,2012Q31000TB
★內容高速增長與用戶體驗要求提高的矛盾→CDN加速服務需求
(三)現實引領夢想
1流量巨幅增長前夜
★2013年和2014年類似於CDN行業爆發式增長的2009年及2010年:均屬於流量爆發式增長前夜
★參考CDN行業,我們認為2015年可能是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業投資元年
2服務提升用戶體驗
3輕資產且規模效應顯著
★代表性公司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例均不超過20%
★當然不是沒有細微差異
★規模效應:
•採購折價能力
•客戶議價能力
•單位成本
4跨境綜合物流市場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
★跨境綜合物流市場CR10為8.6%,相對分散VS.CDN市場接近雙寡頭
★在資本/機制(政策)/技術的驅動下,我們認為跨境綜合物流市場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
三、重點公司推薦
跨境電商產業鏈投資標的梳理
附錄
進口跨境電商平台梳理
跨境電商論壇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